一周財經新聞匯編
2022.5.23——2022.5.29
2022年5月23日
1.中證報:國內多地開展消費券發放活動。自5月21日起,長春市將發放5000萬元汽車消費補貼;5月21日至6月15日,太原將投入4.2億元發放消費券;貴州將于5月30日啟動發放1.4億元零售文體和餐飲消費券。1-4月,浙江、江西等多地先后發放總額超過34億元的消費券,汽車、家電、餐飲等行業成消費提振的重點。
2.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在數據采集加工、交易分發、傳輸存儲及數據治理等環節,制定文化數據安全標準。加快文化數字化建設標準研究制定,在文化數字化建設領域布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科技創新基地,支持符合科創屬性的數字化文化企業在科創板上市融資,推進文化數字化相關學科專業建設。
3.近日,中央財政下達資金100億元,再次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農資補貼,支持夏收和秋播生產,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種糧增支影響,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要確保補貼資金落實到實際種糧的生產者手中,提升補貼政策的精準性。
2022年5月24日
1.央行、銀保監會召開主要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會,研究部署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受國內外超預期因素影響,近期經濟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從擴增量、穩存量兩方面發力,以適度的信貸增長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堅持市場化原則,平衡好信貸適度增長和防范金融風險之間的關系,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2.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努力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確保運行在合理區間。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許多市場主體十分困難。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會議決定,著力穩市場主體穩就業。在更多行業實施存量和增量全額留抵退稅,增加退稅1400多億元,全年退減稅總量2.64萬億元;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貨車車貸、暫時遇困個人房貸消費貸,支持銀行年內延期還本付息。
3.北京商報:寧波銀行、蘇州銀行等銀行中已有部分展開行動對定期存款利率進行下調,部分銀行3年期至5年期的存款產品利率降低了10-25個基點。存款利率下降有利于降低負債端成本、改善息差,預計后續會有更多中小銀行調降存款利率,但整體來看利率下行幅度預計有限。
2022年5月25日
1.央行、銀保監會:以適度的信貸增長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5月23日,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召開主要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會,分析研究信貸形勢,部署推進當前和下一階段信貸工作。會議指出,要盡快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各項金融政策,將今年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引導和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大貸款投放,優化信貸結構,降低融資成本,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支持力度,穩市場主體保就業,與金融機構共同擔負起金融支持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的重任。
2.積極財政政策加量退減稅 2.64萬億元紅利將加速釋放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更多行業實施存量和增量全額留抵退稅,增加退稅1400多億元,全年退減稅總量2.64萬億元”。今年,我國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預計全年退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增值稅留抵退稅約1.5萬億元。隨著政策加碼,今年留抵退稅總量擴至1.64萬億元。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4月1日實施以來,截至5月16日共有9796億元退稅款退到企業賬戶上。
3.月內兩融余額增加171.04億元
隨著A股市場的逐漸反彈回升,融資客也在積極進場布局。5月份以來,截至5月23日,兩市兩融余額15291.46億元,較4月末增加171.04億元,其中,融資余額14494.89億元,較4月末增加157.22億元,融券余額796.57億元,較4月末增加13.82億元。
2022年5月26日
1.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來,一些經濟指標明顯走低,困難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嚴重沖擊時還大。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把穩增長放在更突出位置,著力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保民生,保護經濟韌性,努力確保二季度經濟合理增長和失業率盡快下降,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2.浙江省部署貫徹落實國務院33條穩經濟措施的實施方案。全力承接好、落實好國家政策。讓市場主體早受益、真解渴;推進重大項目早開工早見效,抓緊謀劃實施一批多年想干而沒有干的重大項目,用足用好專項債;更好發揮工業在穩增長中的主支撐作用,切實做好促外貿增外資工作;促進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承接好疫情之后消費“回補”,提升平臺消費創造能力;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等。
3.財政部: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增信作用。地方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符合條件的交通運輸、餐飲等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融資擔保支持,及時履行代償義務,推動金融機構盡快放貸,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
2022年5月27日
1.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微外貿企業金融支持。鼓勵銀行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對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外貿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增強海運物流服務穩外貿功能,加緊研究推進在上期所、大商所上市海運運價、運力期貨。將加強外貿企業生產經營保障,促進外貿貨物運輸保通保暢,并加大進出口信貸支持。
2. 央行印發《關于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的通知》。要健全容錯安排和風險緩釋機制,增強敢貸的信心。要強化正向激勵和評估考核,激發愿貸的動力。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用好降準、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持續增加普惠小微貸款投放。
3.浙江省按照全面頂格、能出盡出、精準高效的原則,出臺38項穩經濟政策措施。助企紓困是當務之急,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規模和覆蓋面,聚焦受疫情影響重點行業,對小微企業給予擔保額度、期限、費率等政策傾斜;擴大有效投資是穩發展的“壓艙石”,抓緊編制實施年度第二批省重大項目計劃;穩工業就是穩經濟,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暢政策等。
2022年5月28日
1.國資委:印發《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分類推進上市平臺建設,形成梯次發展格局。中央企業集團公司要對子企業上市工作進行統籌,建立對相關資源上市必要性、可行性和上市方式的研究評估機制,引導子企業樹立正確理念,明確上市是改革發展手段而非目的,防止盲目追求單獨上市。在3年內,打造一批核心競爭力強、市場影響力大的旗艦型龍頭上市公司,培育一批專業優勢明顯、質量品牌突出的專業化領航上市公司。
2.證券日報:截至5月26日,年內交易所對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采取監管措施1153家次,其中涉及信息披露虛假或嚴重誤導性陳述監管的處罰頻次為366家次,同比增長369.23%。專家建議,提高信披質量可從外部監管部門細化信息披露指引、中介機構對企業進行積極引導等多方面入手。
3.中基協:截至4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8家,其中,外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45家,內資基金管理公司93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5.52萬億元。
2022年5月29日
1.北京市金融監管局等四部門:發布《關于推進北京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建設的意見》。全面支持北交所發展,充分發揮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作用,促進形成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生態體系。鼓勵市區政府投資基金支持北交所上市企業和新三板掛牌企業發展。推動公募基金管理公司、銀行理財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等資產管理機構發起設立可投資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的產品。
2.自央行一天兩會要求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后,銀行近日也在內部抓緊部署落實。業內稱,多家銀行內部開會向各級分支機構部署落實,預計6月新增信貸投放有望有所好轉。當前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不足的問題仍未得到明顯改善,分析稱新增信貸投放短期內可通過票據融資等手段維持一定水平,但有效融資需求的激發仍離不開經濟體系的順暢運行。
3.財政部:提前下達第三批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等轉移支付資金預算4000億元,支持地方落實好留抵退稅和其他減稅降費政策,有效彌補政策性減收,緩解財政收支矛盾,促進縣區財政平穩運行。
推薦資訊